《安徽商报》报道我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科学发展 新华进行时 

发布时间:2009-08-28

《安徽商报》8月26日在11版核心报道以半版的篇幅对我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行了综合报道,转载如下:

科学发展 新华进行时
——安徽新华学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纪实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作为安徽省首家民办本科高校,安徽新华学院紧紧围绕“切实推进科学发展,全力打造新华品牌,争创一流民办高校”的主题,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内涵,密切联系办学实际,把科学发展观内化为办学观,加快改革发展,以创建全国一流民办高校为载体,认真查摆制约和影响学院科学发展的实际问题和因素,努力建立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严格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要求,采取多种措施,着力解决突出问题,为师生员工办实事,为服务“三保”出力量,为社会经济发展做贡献。

    在学习调研阶段,该院坚持走群众路线,紧紧抓住深入调研、查找突出问题的重要环节,学院领导班子和各基层单位结合制约学院发展的重点问题和部门工作实际,共开展了20项调研课题,并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初步的改进思路,确保找准突出问题,为后续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在分析检查阶段,该院以高质量地开好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为突破口,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在学院党委班子民主生活会上,班子成员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认真查找问题,深刻分析原因,明确努力方向,从思想观念、工作思路、工作作风等方面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了交流思想、增进团结、明确方向、推动发展的目的,得到了与会指导检查组领导的充分肯定。

    在整改落实阶段,该院围绕“突出问题”、“为民办实事”、“完善体制机制”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民生、保稳定”4个一级指标,分解了10个二级指标,50条验收标准。同时明确了责任领导、项目负责人、时间进度和验收标准,“挂号”整改、落实“销号”,加强督察督办,确保任务落实。到目前为止,对照验收标准,该院已完成18项,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

    通过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院上下进一步明确了发展定位、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明确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办什么样的大学,怎么办这样的大学”两个根本问题,坚定了打造新华品牌、创建全国一流民办高校的信心。

    该院把为师生办实事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个立足点,以育人为中心,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毕业生就业水平。软件上,围绕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科学定位,该院在深化应用型本科教育理念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实践。硬件上,投入经费近500万元,逐步完成本年度14个新建、扩建实验室的招标采购及建设工作;立项改造5#、6#学生公寓楼,改善学生住宿条件;在学生宿舍安装保险柜,确保学生财产安全。在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式严峻的情况下,学院组织在招生就业方面有优势的教职工党员为09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出谋划策,特别是对家庭困难和就业困难的学生进行对口帮扶,想方设法为学生开辟就业渠道。截至7月份该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实现了实际就业率98.5%的可喜成绩。同时,该院还大力提升教职工福利,设立职工旅游基金,为讲师、硕士研究生及主管秘书以上人员配备笔记本电脑等。

    在探索具有民办特点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之路方面,该院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夯实学院发展的政治基础、加大产学研结合力度增强学院服务社会的功能,以及坚持多元化发展提升办学综合效益的重要举措。其中在加大产学研结合力度方面,该院以校级示范实习基地建设为引导,积极探索“实训—实习—就业”一体化的合作模式。在前不久召开的第三届皖北区域产学研合作对接会和首届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产学研合作暨巢湖市第七届科技项目对接会上,该院先后与与三家知名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项目,帮助企业解决相关技术难题,取得深化产学研合作的新突破。

    针对科学发展对人才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该院制定了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和发展制度的改革方案,并着力推进人才队伍的“三个转变”,即为了实现科学高效的管理,管理人员要从单纯管理型向管理、经营、服务型转变;为了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教师要从单纯教学型向教学、科研、服务型转变;为了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辅导员要由事务管理型向专业化的素质导师型转变。目前,鼓励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制度、指导教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制度已相继出台实施。

    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该院制定了加大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形成特色专业群,进一步深化改革、形成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等落实方案。重点建设和发展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等应用型特色专业,形成与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与新华集团产业布局紧密结合的优势特色专业群。同时,该院正全面修订本专科人才培养方案,在本科专业中积极推行“GPC”(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职业生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专科专业中,逐步推行2+X培养模式和小学期制。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大类基础教育平台课程—专业核心教育平台课程—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四位一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继续完善和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工程,从而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适应职场需求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在科学管理创新方面,该院充分发挥民办体制机制优势,在已经实行的全员绩效考核制度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制度运行过程中的实际状况,出台了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加大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工作绩效的改革意见。同时,在后勤管理方面,将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提高后勤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广大学生创建一个更加优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目前,该院正在对照整改落实方案,加强督察督办,确保方案落在实处。同时,着力构建学院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为打造全国一流民办高校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