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课部充分利用学科带头人优势,特别约请张教授与思政教师一起研讨如何将“科学发展观进讲义、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张教授精心准备了相关内容,并制作了PPT课件,介绍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形成背景,指出在教学工作中一定要让学生了解科学发展观是治国理念、是新的战略思想、新的理论体系、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科学方法,但它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体系。
研讨会上张教授认为,思政公共课是大学生学习科学发展观重要的理论阵地,要让学生真学真懂真会用,必须在“三进” ——“进讲义、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上下足功夫。进讲义是每一个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及时将科学发展观融入,紧密结合实际,不能流于形式、浮于表面,还要将科学发展观真真正正的渗透到每一门思政理论课,可以独立成章形成专题讲座,也可以在某一知识点讲解时穿插其中。进课堂是我们教师将科学发展观吸收、总结、呈现给学生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教师要正确的把握、科学的理解,通过讲解、讨论、主题演讲等形式让学生领会其深刻内涵;进学生头脑是我们的目的也是我们教学效果的检验,要让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不仅使科学发展观内化为学生的思想观念,更要让科学发展观外化为学生的行动指南,做到真学真懂真会用。
另外,张教授还提出建议,科学发展观不仅要“进讲义、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还要“进社团、进网络、进学生生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发挥邓小平理论研究会等学生社团的力量,充分利用好网络这个丰富的教育平台,开展主题征文、视频展播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让科学发展观走进学生的生活。